设计师还简化了拖曳式火炮的炮架结构,让很多火炮实现了炮架的通用,极大减轻了战场维修维护的难度。
在迫击炮上,他们保留了60毫米、81毫米、120毫米和150毫米四种口径。
在防空和小口径速射炮上,他们保留了25毫米、35毫米、57毫米和100毫米四种口径。
为了适应战争的变化,毛子和汉斯选择了几乎一样的方式,来增加部队的机动能力和突击能力。
毛子部队大量装备了米国佬设计的威利斯吉普车,并在这款车的基础上开发生产了大量的车型,这些车型和各种武器结合,成为了新的轻型移动作战平台。
毛子还大量生产军用卡车,用于重型装备和物资的运输。
在履带式车辆方面,毛子更喜欢皮糙肉厚的设计,所以选择了猎犬一型坦克的底盘做升级改造,设计生产出了一系列的装甲运输车、防空车、侦察车、医疗车、牵引车、轻型自行火炮等型号的装甲车辆。
这些装甲车可比欧陆联盟的同类作战车辆猛多了,装备了76炮的型号完全可以当主战坦克用。
毛子主战坦克走的是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并行的路子,轻型坦克被猎犬完全取代。
主战坦克T105几乎是照抄59式,性能比汉斯的圆脑袋强不少,但略逊于超级豹。
重型坦克Kv48则是基于Kv2发展而来,换装了更可靠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和菱形焊接炮塔,使用122毫米炮改进而来的坦克炮。
只看外形,Kv48和超级豹像是投错胎了。
Kv48身上到处透着德三味儿,超级豹身上则是满满的毛子味儿。
在装甲车辆和轮式作战车辆之外,毛子还相中了花国从军队到农场都在用的摩托三轮车。
这玩意儿生产成本低,机动性无敌,特别适合毛子的国情和地理环境。
加上重机枪就是移动火力点,加上60毫米迫击炮就是自行迫击炮,换上大马力发动机和载重轴就能拉着120毫米迫击炮、25毫米高炮和高射机枪满地跑。
通过性无敌,能拉人能运货,结构简单易维护,除了声音大点马力小点,几乎完美!
毛子不仅一口气从花国进口了十几万台成品,还购买了生产线,自己改进生产,搞出来四轮摩托、雪地摩托等衍生产品返销花国。
大量的不计成本的投入,让欧陆部分和五大湖地区的部队基本实现了摩托化升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不过在空军和海军的发展上,毛子明显落后于欧陆联盟。
毛子在螺旋桨战机方面和欧陆联盟在一条水平线上,爆肝之下,其空军规模比整个欧陆联盟还大。
但是在喷气式战机质量上,毛子就差远了。
ME262和海鸥都是相当成熟的喷气式战机,而毛子在初代ME262基础上开发的喷气式飞机却遇到了大麻烦。
其自产的“猎鹰”喷气式战斗机因为更差劲的发动机技术,发动机寿命只有新款ME262的一半,油耗却是新款ME262的一点五倍,这就导致猎鹰的作战半径和滞空时间大减,其有效作战半径只有可怜的180公里,加上其没有装备机载雷达,很难进行夜间作战,实际作战能力相当的堪忧,也就打一打螺旋桨战机,保护一下前线机场的安全,因此被戏称为机场保卫者。
不过汉斯装备的ME262也没强到哪里去,同样的腿短,但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却让欧陆联盟空军拥有相当的空中优势。
在海军方面,毛子几乎完全躺平,几年过去,几乎没有任何进步,停留在了二战中后期的水平。
从纸面上看,毛子似乎必输无疑。
各国的武备进步已经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