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八十章 搭戏台,唱大戏(1 / 2)

林山南看着远去的元廷使臣队伍,嘴角浮现出一抹诡异的笑,转过身看向竟然笑出声的柏顺,当即怒了:“给我打,狠狠地打!”

演戏要演全套,万一有人看出破绽了,岂不是白忙活了?

柏顺苦,下次再也不伴百姓了……

当人群散去,事了之后,林山南才召集人手,沉声道:“今日大声说话的人留下,其他人即刻伪装,衣裳要换,脸也要换,要换到亲娘都认不出来,我们赶往徐州。”

柏顺咧嘴:“这次用什么由头?”

林山南从袖子里拿出文书看了几眼,嘿嘿一笑:“扮演收秋粮的衙役,你演百姓,我打断你的腿——”

柏顺吓得直哆嗦,退后道:“咱可是自家人,不带这样玩的啊。”

林山南白了一眼柏顺:“你嚷嚷什么,又不是真打断,到时候我用碗口粗的棍子抡,放心吧,棍子提前弄断,轻轻一碰就会断开,你躺地上哀嚎就行了……”

柏顺委屈,万一你丫的没弄断,我这腿还能保住吗?

这棍子,还是我自己准备吧……

将大明的黑暗,大明的不得人心,大明的民怨放大,在特定的道路上,一次又一次去影响元朝使臣的认知与判断。

这就是示弱。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示强,比如蒸汽机车,这事还需要多表演几次,不过是其他人去表演,最好是多在房屋上画圈,圈里面写上“拆”字,不需要安排多少人,元廷使臣看到了就会有紧迫感……

合情合理的事件,逼真的表演,确实深深影响了额尔敦。

在额尔敦的认知中,明廷应该是国泰民安的样子,要不然这些年为何可以蒸蒸日上,现在看来,所有的蒸蒸日上背后,全都是对最底层的压榨与剥削。

这些大明的官员、衙役,不比元朝当年的官员、衙役好,可以说是一样黑,甚至更黑。

就在额尔敦、阿尔斯楞等人的认知观被一件件事塑造时,金陵的朱元璋有些坐不住了,拿着文书踱步,朱标、李文忠、汤和在一旁站着,也有些面色潮红。

朱元璋转过身看向朱标等人,威严地喊道:“飞天这么大的事,为何不选在金陵?偏偏安排到了北平!热气球这么好的东西,为何不早点拿出来!这个家伙,让朕恼怒!”

飞天啊!

想想都令人热血澎湃。

朱标见李文忠、汤和不说话,估计这两位也在腹诽顾正臣,只好走出来言道:“父皇,这些年顾先生一直在忙,何曾休息过。这次去北平想起制造热气球,也是为了兑现当年对陶成道的承诺……”

“何况,即便是热气球制成了,儿臣也不答应父皇飞天,想来曹国公、信国公也不可能答应,文武群臣也不会有任何人赞同。”

李文忠、汤和被点了名,只好表态支持朱标。

你是皇帝,皇帝飞天那像什么样子,万一摔下来,就是摔不下来,万一吹跑了,失踪了,朝廷还怎么过日子,是算你驾崩了,让朱标登基,还是算你失踪了,让朱标一直当太子,也没个皇帝的名义……

皇帝不能冒险,太子也不能冒险,飞天这种事与你们无缘。

至于朱棡、朱棣要不要飞天,不需要关注,皇帝你儿子多,死两个也不影响传宗接代,有几个飞天的儿子就行了,你都开创了一个大明,不比飞天壮观……

李文忠不在意飞天,也对此没什么兴趣,转而道:“陛下,飞天的事可以放一放,可元廷使臣的事需要认真对待,若是此番事做得好,将会有极大可能,在更短时间内促成镇国公的设想。”

朱元璋将文书丢到桌案上,走向一旁的舆图:“顾正臣安排了一路,但金陵这里的事他还安排不了,就由朕与你们来安排吧。为了避免事起突兀,安排人在三日之后散播消息,就说交趾出了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