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愿春光好。(1 / 4)

暮客紫明 容乃公 4235 字 2个月前

“昨儿咱们夜里住的那空庙是个鬼宅。”

蔡鹮站定冷冷地看着杨暮客。

杨暮客嘿嘿一笑,“你梦那学堂。便是鬼读书写字的地场。都是不作孽的老鬼,不妨事。别怕。”

蔡鹮咬牙铆足劲拿着杨暮客的背敲大鼓。

“你有那平地起高楼的本领,偏偏领着我住进阴宅。”

杨暮客哎哟哎哟地跑几步,“你如今也学来了本事,煞气都不怕,寻常小鬼还怕他作甚。”

二人嬉笑间走着,顺着云雾下山。

昨夜春雨收歇,缕缕阳光破雾,林中虫鸣阵阵。

一片空地上残垣断壁狼藉。

三百年尔,时光荏苒。这里什么都没留下,只有些许墙埂,说着宅院里的荣华。

蔡鹮问杨暮客,“知晓这里是哪儿么?”

杨暮客轻轻摇头,“没问。”

“为啥不问?”

“那些鬼,不随阴司离去。眷恋土地,问这里地名,一怕惹他们伤心事,二怕勾出亡后怨念。自然是不问为好。”

蔡鹮听了杨暮客的话,四处打望。

日升之后,云雾散去。这破城已经荒草丛生,时不时有野兽钻过。

看来人之居所,已经变成了野兽巢穴。

俩人沿着荒草走,脚下的路却是青石路,石缝间长出来的草四尺高,石坑里的水映天明。

大一点儿的水坑,杨暮客便牵着蔡鹮的手跳过去。

走着走着,看见一个躺倒的门匾。门楼已经塌了,只露出一个字,“刘”。

杨暮客的手背在身后,捏了一个三清诀。

运转《上清太一观想法》,一丝丝气运从牌匾上剥离。化作一根丝线飘摇着。

一点点声音入耳,杨暮客知晓了些古往今来。

这是一个很寻常的故事。

刘家有一位内官在宫中,伺候圣人。背后的山也曾是名山。诸多文人骚客留诗书。

圣人死了,内官倒台。

名山惹了污名,地方官被拉去郡城听审,抄家夷族。刘家反而没倒,但因这秽气地方,就搬迁了。

杨陆陆跳井了,刘荃听闻噩耗病死了。那个小娃娃是家中逃难忘了他藏在柜子里。老书生是被捕快打断了腿,晚上冻死了。

是没大灾,十七个鬼,个个儿都是人祸。偏偏他们没做错什么,只是一口气咽不下啊。

小道士从袖子里掏出来一把冥纸塞进蔡鹮手里,他则拿着一个木鱼。邦邦敲起来。

“小小的纸儿,它四四方方……草木灰浆造了纸张。若问这纸有啥用?平生苟且没录上,浮生梦,名也没藏。白纸黑字儿写沧桑。尔等命亡我祭奠,拿它做了宝钱,送四方……”

府衙的后院里,杨陆陆在井旁梳头。

一阵春风吹过,树花飞舞。刘府的杂院儿里,刘荃拿着一本书正在苦读。

老书生背着书箱进了府衙,四处吆喝着,自家官老爷却不应声。

小娃娃从柜子里爬出来,大声喊着妈妈。

日游神骑着阴风来了,“紫明上人,是否现在就把这些野鬼接走?”

“早为什么不接呢?”

日游神面无表情,无言以对。

杨暮客叹了口气,“他们本就不愿意走……现在来接,也晚了。这好山好水好风光,总是没人也不应该。你们城隍衙门差一个鬼差过来,倘若有人记起了这地方。把山门路打开,也让这些鬼莫要吓着来人。再有三百年,谁能说它不是一个丰田沃土之乡?”

“小神这就传讯给城隍衙门,请上人稍候。”

蔡鹮静静地看着杨暮客空地上说话,她撒光了纸钱。脚踩罡步,起阵演法。

这俗道坎水之法,治水符,通导阴阳。

青石板上的水坑波光粼粼,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