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新公司成立(1 / 4)

下午三时,青州岛电冰箱总厂,会议室里,与夏为外贸的合作谈判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时的时间。

在两家公司的原本基础上,注册成立新的冰箱公司,且为公司取了新的名称,“海耳”!

双方的谈判到了这一步,且是由周于峰主导着此次合作,离不开广海国际贸易公司,王局,王英锐牵线搭桥的帮助。

青海岛冰箱总厂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周于峰知道突破点在哪,前一世海耳前身,就是倚靠着引进得国利勃海耳的技术,才一步步发展壮大。

而现在,周于峰抢在青海岛冰箱总厂之前,与得国利勃海耳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且最为关键的一步,自己新成立的冰箱公司,是可以在得国商标上加注厂址,这样就为以后厂里所生产的冰箱走向世界埋下了伏。

所以,在看到周于峰手里拿着的合约后,张瑞等冰箱总厂的领导层,他们原本放松的神经,一下就紧绷起来,有激动,也有些遗憾。

没想到,为了彼此间的合作,他竟然做到了这种地步。

这份技术引进,他们自己在会议中一直在商议中,计划在85年,上面的资金拨下来后,就可以谈判合作了,眼下这位周厂长,竟然是与得国那边已经签订好了协议。

张瑞是有几分意难平的,无论是之前的砸冰箱,还是现在从得国海耳引进技术的手,这些想法,是明明确确地在自己脑海中设想过的。

不过此刻出这些事,难免会让人觉得自己是嫉妒了,于是无奈地摇了下头,张瑞有些不合乎时宜地问道:

“周厂长,从得国技术引进,总共花了多少钱?”

问及这些,还是在会上,这不是给人添麻烦吗?不告诉你,拉了你的脸,这是人家夏为公司收购的隐私呀,又怎么能?

“老张,你这是什么问题。”

坐在张瑞身边的一位中年男人用膝盖顶了顶他的大腿,挤眉弄眼地提醒道。

“哦...这...”张瑞拉长了声音,这才感到自己的问话有些失态了,但在尴尬之际,周于峰却是笑着了起来:

“技术引进的费用,是持续支出的,签订的合同上明确写着,不过...我们要是能有了自己的技术,就可以摆脱这种束缚了,落后就得挨打,还得站稳受着,咱们该牢记这一点啊。”

话毕,周于峰大方地将手里的合同递了过去,等张瑞拿在手里后,与他坐一排的其他职工都好奇地凑了过去,可看到上面支付的天文数字,不由得惊呼出了声。

周于峰在这个时候继续道:“以后就是自家人了,一家人没什么隐私的事,就算是有,也是对外人保密。”

所有人再看这位年轻的厂长时,流露出的神色,多了几分敬佩与尊敬。

周于峰轻咳了一声,等到会议室里恢复了安静后,表情变得严肃,起合作的事宜:

“张厂长,占股的分成都写在合同里面,你们冰箱厂占股百分之四十九,由公会委员会持股,且是由冰箱总厂的职工共同持有。

你们所分配的股份,没有决策权和转让权,只能享受分红权,一旦离职的话,股份就会自动收回!

剩下的股份占比,会由我们夏为外贸持有并分配,我的占股,目前在合同里体现的很多,以后会渐渐稀释,但我会签订同股不同章程,一致行动人的协议,投票的委托协议,所以我对选举和重大事项有一票否则权!”

话毕之后,张瑞等人仔细看起合同,还有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在一旁解释着专业的名词。

周于峰安静地坐在一边,半个时之后,张瑞等人才看完合同,抬起头时,皆是带着笑意。

“把厂里职工的待遇都提高不,还分配股权分红,事先引进了先进的得国技术,还购置了新的设备,周厂长,您把事情做到这种地步,我们要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