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故事(2 / 2)

的“寂寞”。

这摆明了就是扎心,因此遭遇迫害,真是半点不冤枉。

而且岳珂好像压根就不知道悔改,暗搓搓地将这件事儿记录在这里,记录在有赵佶和蔡京跋文的地方。

你不是不让我写吗?我现在写在这里,我问你爸。

老赵,你这个儿子是不是不孝啊?你后代的这些臣子,是不是和你的蔡太师一样的货色啊?!

书法固然是好书法,岳珂也是大书法家,从他评价智永和米芾的书法,创造出“惟妙惟肖”这个成语,便可见一斑。

不过内容却让周至看得直摇头。这事儿解气归解气,可也就是当时没给人翻出来,要不然怕是谁也再救不活他。

再往后,就是欧阳玄的跋文了。

欧阳玄是欧阳修的后人,和欧阳修一样对历史谙熟。

一生“三任成钧,两为祭酒,六入翰林,三拜承旨”,常负责起草各种诏书。

朝廷高文典册,多出自他的手笔。其文章、书法极负盛名。与吴澄、虞集、揭傒斯并称为“元四学士”。

当时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公墓隧之碑,都以得其手笔为荣。

从至正三年起,欧阳玄开始担任《宋史》《辽史》《金史》的总裁官。修三史署名者先为都总裁右丞相脱脱,后为阿尔拉·阿鲁图。

但其实二人只是挂名,实际的编修工作都由欧阳玄、张起岩、揭傒斯等人来完成的,其中欧阳玄的作用最大。

就连最后修成后的进献表都是欧阳玄代为撰写的。后人公论:“宋、辽、金三史,皆元脱脱修,实欧阳玄辈笔也。”

书法到了欧阳玄这里,算是将宋代张扬个性的书风延续并发扬到了极致,再往后,就该是明大家们幡然一变,再次重归正统法度,主流再次变为内敛含蓄了。

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收藏于三希堂的欧阳玄书法《春晖堂记》,四表舅对比彩色画册研究之后,认为卷轴上的欧阳玄书法,乃是真迹。

同一卷书法卷轴里出现祖先和后裔的文字记录,两者还同为各自时代里的史学大家,文学大家,书法大家,也算是难得一见,交相辉映了。

欧阳玄的跋文内容更像是一篇史论,以友谊为主题进行了一番议论。

自己祖上欧阳修和石延年之间算是深厚的友谊,而宋徽宗和蔡京之间,同样也算。

不过区别在于一为“贤德之交”,一为“昏佞之合”。

./68/68111/19455633.h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