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陶淑人(第三更求保底月票)(2 / 3)

岁。

“婶娘不看好太子?”

李煦迟疑了一下,问道。

陶氏道:“都说‘皇家重长子,百姓爱幺儿’,我倒是觉得,有时候正好相反……谁都晓得索额图是‘太子党’的支柱,皇上但凡还体谅东宫,就不会将索额图处死。”

老太太即便早年身份不高,可是也是经历三朝。

八旗内斗,真正掉脑袋的时候少。

尤其是自上而下的清洗。

李煦想了想,还是摇头道:“现下操之过急,如今‘押宝’还太早些。”

陶氏带了从容,淡淡的说道:“那是顺带着,主要是王贵人有一个娘家就行了……”

要是王家人表现的本本分分的,上下满意,那骨肉之情在,到底比他们跟王贵人关系更亲近一些。

只有让王家人露了粗鄙,皇上不喜,王贵人也不愿亲近,才会继续依靠李家。

这些年,李家作为王贵人的“娘家人”,每年上千两的银子敬到宫中。

十几年下来,都能打个银人出来。

如今眼见着王氏生的皇子已经站住,也得了贵人封号,等到两位阿哥大了,资历上去了,就是一个嫔位。

“守好王贵人的两个皇子,占了‘舅舅’的名分,李家就可以保两代富贵!”

陶氏带了认真道。

李煦脸上带了羞愧,道:“是侄儿想的少了,让婶娘跟着费心。”

为了李家上下,确实是不能让王家人出头。

李煦之前没有将王家人放在眼中,觉得就是市井百姓,就算王贵人顾念亲恩,乐意亲近,也提不起来,无法替代自己的位置。

可是还有下一代。

他长子年幼,如今在十五阿哥身边做哈哈珠子。

两人虽是主仆,却有个“表哥”身份在,往后只要不出纰漏,一个侍卫前程跑不了。

要是王家人跟着圣驾进京,取而代之,往后就不好说了。

不过李煦也有些好奇,道:“婶娘,这回圣驾南巡,带了七位皇子,加上两位‘接驾’的,就是九位……”

李煦都见了,陶氏却是一个也没有见到。

不过除了十阿哥之外,其他阿哥都是内务府包衣妃嫔所出,私下里也被关注着。

陶氏沉吟片刻,就道:“皇上去年分封皇子,一拨是六个,往后下头的就算长成,跟前头的也差着资历,总不能尊出六个兄王!”

这话中之意,东宫要是不稳,后续人选是在六人之中。

李煦之所以听这位婶娘的意见,就是因为陶氏出身书香门第,祖上是书香人家,不像寻常妇人那样见识就在宅门里。

李月桂的祖父,是明末的中卫指挥使,跟着心腹幕僚一起被俘,入了包衣。

他那个幕僚就是陶氏的祖父,两家都是汉人,还有渊源,世代联姻,互为倚助。

早年陶氏丈夫在世上,她除了是贤内助,也充当丈夫的幕僚。

六个候选皇子,天生残疾的七阿哥除外,愚笨还面容有损的五阿哥除外,那剩下的就是四位皇子阿哥。

李煦很淡定。

现下还早,十年后再看。

他自己正值壮年,当然晓得自己的情况如何。

并不是说口称“老朽”,就真的老迈,三、五年之内,精力还充沛。

出了这边,李煦没有托大,而是亲自往前头几位皇子暂住的皇子院外,请侍卫传话,求见九阿哥。

九阿哥也没有闲着。

正好万宝阁的东西到了,他叫人每样收拾出一份,叫何玉柱、小椿抱着,跟舒舒两人出来。

既是往女眷那里去,即便都是长辈,差了好几十岁,不碍男女大防,还是舒舒解说更方便,尤其是采买的不少东西,都是女子用的。

刚出院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