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箭在弦上(2 / 2)

天朝丝路 香烟煨石头 2237 字 2022-01-23

熊熊火光让敌军无所遁迹的同时,也把自己暴露的清清楚楚。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你。

光明不分邪恶与良善,它会公平无私地擦亮每个人的眼睛。

“邦!邦!邦!”

远处的树林里传来砍伐树木的声音,南蛮子明显是在赶制攻城器械。

龙骑卫的仆从军就是后世的工兵部队,此刻他们紧急砍伐趁手的木棒,赶制简易盾牌。

一人高带有撑杆的木架,套上牧民的毡衫,正面掏开一个窟窿,就是一面防护力不错的单兵盾牌。

制作的再大一点,蒙上毛毡,后面就可安置一组床弩,从弓箭的射程之外就可以对城头发起远程攻击。

床弩是中国古代一种威力较大的弩。将一张或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蹶张或腰引弩。

行军打仗的时候,可以拆卸携带,战时组装就可投入使用,是一种十分有威慑力的远程攻击利器。

床弩大规模普及使用是在汉朝。

《后汉书·陈球传》记载,在一次战争中,陈球曾“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

这种大弩仅用手擘、足踏之力难以张开,故应是床弩。

1960年,在江苏省nj市秦淮河出土一件南朝时420~589的大型铜弩机,长39厘米,宽9.2厘米,通高30厘米图1。复原后,其弩臂长当在2米以上,无疑也属于床弩一类。

毛毡、毡衫是牧民必不可少的常用物品,携带便利,仆从军收集了不少,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毡:《周礼·天官·掌皮》——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

古时候草原民族用牛羊的细毛制作的生活用品非常多——又如:毡单毡垫;

毡布指毛织成的布;

毡车以毛毡为篷的车子;

毡衫毡制的衣衫;

毡屋即毡帐;

毡席毡制的铺垫用具;

毡帽毡制的帽子;

毡毯毛毡制成的毯子。

毡的厚度大概一公分左右,厚实且富有弹性,阻挡箭羽绰绰有余,是草原上最好收集的防御物资。

不到一个时辰,简易盾牌就已经制作的差不多了。

得到防护装备的龙骑卫便拉开阵势,开始攻城。

弓箭手弩箭手在前,推进到最佳射程以内;床弩在后,集中火力,瞄准城楼发射火箭。

一场汉匈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