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别惹事就行(2 / 2)

天朝丝路 香烟煨石头 2196 字 2022-01-23

正真的仁义之师啊!”

“赵军爷,只要我奇巴图有一口气在,就敢保证松山部落无人敢骚扰贵军,保证贵军在松山境内畅通无阻来去自由,届时我们会有小小的敬意表达。”

原本奇巴图老爹还准备了满腹的说辞,想怎样才能说服大汉军方主事的高参,可现在才明白人家根本就没把松山部落放在眼里,反而对自己的义举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

千恩万谢辞别,奇巴图老爹火速回到桃花别院,简短扼要说明情况,由董平陪着他们,汇合两名狄道大营派出的信差,一路风驰电掣向北,追赶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的大军。

也许有人会问,奇巴图老爹作为匈奴单于树立的匈国道德模范,难道说他就没有丁点的廉耻之心吗!

这你可就冤枉老汉了。

首先,匈奴帝国是典型的部族联盟,而为了能更好的活下去才是关键所在。

联盟强大的时候,各个都是无坚不摧的铁杆忠粉,在效忠联盟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为本部族攫取利益。

一旦走向颓势,联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作鸟兽散,纷纷投靠更加强大的势力来保全自己。

再者,天性使然,游牧民族从血液里就崇拜强者,在他们看来,必要时改换门庭才是最正确的选择,骨子里就没有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概念。

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不善种植,这些原因都不利于上层的统治,所以一直无法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

由于游牧民族的特性,北方的少数民族历来都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强大的时候共尊一个单于或可汗形成部落联盟,弱小的时候各自为政。

游牧民族的大单于虽然也是由各部族头领选举产生,但也遵循强者为尊的传统,这样造成的结果如同草原上领头的公羊,强壮的时候霸群,年老体衰就会被毫不留情的取而代之。

这时候的大西北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建国不久的汉帝国,始终保持海纳百川的胸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欢迎周边部族加入大汉战队。

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期,西北边防军差不多一半的将士都由归顺的少数民族担任,平起平坐一视同仁。

也正是从汉代开始,才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共融的大中国。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