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万马渡河(上)(2 / 4)

天朝丝路 香烟煨石头 4498 字 2022-01-23

堡,其余这年头的大西北乡村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茅草屋,很少看到豪华建筑。

辛辛苦苦十几年,灰飞烟灭一瞬间,强盗的喜怒哀乐赌不起啊!

马蹄隆隆,得知消息的百姓战战兢兢的在远处观望;

马蹄隆隆,犹如黑白双煞临门,没得到消息的百姓四散奔逃,恨不得生出一对翅膀远离劫掠杀戮。

兵过如篦,匪过如梳,隆隆而过的铁蹄之下,普通百姓的人命还不如一只可怜的蚂蚁。

…………

陇西马帮全员出动、安西军斥候骑兵好手尽出、遫濮部落牧马人一路护送到目的地。

马群就像抱团的流寇,绝对不能安置在一起,否则会引起护群的儿马争斗引起骚乱乃至炸群。

还要考虑到马群足以果腹的临时草场、水源……

所以,黄河北岸的各沟各岔都塞满了迁徙而来的马群。

万马渡河不是一件小事情。

虽说马一出生就有游泳的天赋,虽说金城的黄河段只有不到四百米宽,难以阻挡马群渡河,但当年出生的马驹和大腹便便的母马还是要挑选出来集中看护,待冬天来临黄河封冻平安南渡才算最稳妥。

最佳的渡河时间在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五点,也就是午时到申时三个时辰。

早了,水温太凉,马同样会抽筋溺水;晚了,不便应付突发状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最适合马群泅渡的平稳河段有三处,每半个时辰渡河一群马已经是极限,如此算来,最少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完成这次万马渡河的壮举。

沿河十里八乡的筏子客都接到了大生意,三个老大分段包干了马群南渡河段,集中了大量的皮筏子和充满气的皮囊,四个羊皮囊串联在一起(牛皮囊两个足矣),届时皮筏子在河面巡视,遇到抽筋和体力不支的‘落伍者’,就及时出手,把皮囊捆绑在马脊梁的两侧增加浮力,牵引它顺利渡河。

皮筏子构造简单,上部为框架,由结实的圆木或木棍用绳子捆扎而成,呈方形。下部为充气皮囊(又称皮袋),由柔韧、轻便、大小适中的皮革,经防变质腐烂处理后缝制而成,装拆方便。按使用材料皮筏子有牛皮筏和羊皮筏两种。

皮筏子制作方便,将整头牛犊或成年山羊的四肢及头割去,把皮完整地翻剥下来,放进清油及盐水中浸泡数日,拿出晾干,将伤口及漏气处缝合,留一条腿的伤口处作充气孔,就成了皮囊。用时,将皮囊充气成一个个胀鼓鼓的皮袋,并排拦腰绑在框架上。

皮筏子是一种简易的渡河、运载工具。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多个相连,结队而行,做长、短途运输,分合灵活。能横渡和顺流漂行,不能逆水而上。

这种运载工具以金城(今兰州)一带最为多用,成为这个地区的民间交通运输的工具。

直到两千年以后,皮筏子在黄河沿岸也盛行不衰,成为一种旅游工具,坐皮筏子游览黄河成为一种时尚。

安西军已经预备了几个大型草场,准备迎接这些来自北方的贵客。

这其中,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逐一打理安排妥当,来不得丝毫大意和马虎。

单说一个来自腾格里大漠南缘寿鹿山下红水河畔遫濮部落牧马人的野小子梅虎,别看小家伙只有七八岁光景,却是能在马背上吃饭睡觉翻跟头唱大戏的主。

小梅虎能在马背上玩耍,能与领群的儿马呢喃交流,能在这个暴君的肚皮底下抱着马腿歇凉睡觉,此刻的暴君就像一个合格的父亲,小心翼翼呵护小家伙的周全,堪称草原奇观。

渡河就需要头马领先,小梅虎就是最佳领路骑手。

小家伙顺理成章成为了众星捧月的童星。

黄河河面宽度不到四百米,并不等于马群渡河的实际距离等于四百米,考虑到水流的影响,实际渡河的路径是一条